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7日發表報告說,民主如果不能轉化為善政,不能為人民造福,即使有再華麗的外衣,也是可疑的。真實管用的民主,成為判斷中國國家制度成色的試金石。
這份題為《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追求與探索——民主自由人權的中國實踐》的報告指出,“不看廣告,看療效”,中國立足自身實際探索民主價值實現的守正創新之路,創造了致善政的“治理型民主”,有活力的“效率型民主”,匯眾智的“動力型民主”,可檢驗的“系統性民主”。
報告認為,中國的“治理型民主”不但重視政治過程的民主,更強調民主政治的結果即“良政”。民主以治理為核心,而不是以選舉為核心,中國得以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了社會長期穩定,成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
報告說,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如果沒有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沒有社會活力;沒有社會活力,就沒有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同樣,在中國這樣一個情況極為復雜的國家,如果沒有決策權威,也很難想象會有今天的局面?!懊裰骷兄啤弊屩袊錆M活力又極具執行力。
報告說,民主集中制是把“多種聲音”合奏為“一首樂曲”的藝術,既充分發揚民主,又正確地集中,從而集思廣益形成科學決策并付諸實際行動,能夠有效防止和克服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分散主義,科學合理而有效率。
報告認為,中國的民主是匯眾智的“動力型民主”,強調為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中國堅持以發展為人“賦能”,持續擴大“對人的投資”,為人民自由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與之相伴,自由拓展帶來生產力的進一步解放,以及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的增加,為國家發展注入推動力,實現了發展與自由的相互促進。
報告說,評價一種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先進,并非易事,其難點在于缺少客觀全面的標準。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提出了“國家領導層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體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等“八個能否”民主標準。報告認為,“八個能否”標準總結了中外民主政治發展的經驗教訓,符合現代政治文明原則,反映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系統性,是一種扎根深厚現實基礎的理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