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近日,国家民委在广东深圳召开了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各地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经验做法,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
国家民委副主任边巴扎西指出,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互嵌式社区建设是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着力点。建设互嵌式社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担负起做好民族工作的主体责任,把互嵌式社区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做到区有部署、街道有措施、社区有抓手,加强各部门协同配合,激发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凝聚工作合力。
发达地区持续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建设互嵌式社区,必须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动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促进各族人民在价值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共同迈向现代化。
近年来,上海市打造“家在上海”城市民族工作品牌,聚焦社区、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四类主体,积极构建各民族互嵌共融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上海市民宗局副局长毛俊介绍说,上海主动适应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新态势,探索提出了“结对认亲”“地校共建”“社区融入”三条实践路径,推动上海的民族工作嵌入式、共生式发展,通过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为“家在上海”城市治理共同体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各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持,提高了城市治理的效能,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打造了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城市民族工作新机制,共同推动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曦说,近年来,广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入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拓展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促进各民族在粤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强说,深圳坚持“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民族工作理念,在民族工作方面,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共享、流出地和流入地互动协作等平台,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互联网+”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推出“全市域通办”。持续为来深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免费咨询援助等,为各族群众来深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让社区成为民族团结融合的着力点
社区是最小的服务单元,也是积极开展丰富的民族团结活动的主要阵地。建设互嵌式社区,必须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使城市成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有力支撑,使社区成为民族团结融合的着力点。
陕西省西安市电视塔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晓龙所在的社区内有维吾尔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等15个少数民族。社区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营造了良好社区环境。王晓龙介绍说,电视塔社区坚持“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立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和实际需要,坚持依法治理和保障权益并举,不断提供“我为群众办实事”“我是党员我帮你”等精细服务,建立了“同心驿站”,提供一站式服务窗口;先后为28名少数民族子女办理了入托入学,开展了14场次国家通用语言、烹饪、摄影等公益技能培训;全面深入企业单位、建筑工地、出租房屋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集地,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矛盾纠纷“及时调”“就地解”。
自2018年5月以来,福建晋江荣恒鞋服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累计帮助约800户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目前公司有员工800多人,其中维吾尔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员工近400人,占比近45%。公司董事长林策荣表示,公司探索制定了一套适配少数民族员工的服务管理制度,在实现少数民族员工与汉族员工同工同酬、待遇均等化基础上,还完善少数民族员工晋升机制,细化量化评价办法,打通少数民族员工晋升渠道。
民族地区助力少数民族更好融入城市发展
建设互嵌式社区,必须加快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友好、包容、融合的城市民族工作政策体系。
青海省海东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民宗委主任李加东智说,为强化海东籍拉面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海东市在全国拉面人员相对集中的88个城市设立劳务办事机构,派驻专职工作人员,开展经常性互通情况、协作联动。创新性组建“拉面金融服务队”,先后多次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开展送“贷”上门活动,为创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据了解,目前近18万海东籍少数民族拉面人员在全国330个城市扎根,与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和睦邻居、交知心朋友、共建幸福家园。
云南省楚雄州栗子园社区是响应青山嘴水库建设搬迁号召,实行城市楼房安置的纯移民社区,也是典型的变“小聚居”为“大杂居”的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搬迁移民涉及2个乡镇4个村委会34个村民小组1958户8036人,有汉、彝、苗等16个民族。社区党总支书记吕燕说,栗子园社区成立以来,以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为目标,着力在“融”字上下功夫,积极构建开放包容、融荣共居的互嵌式社区环境,唱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
近年来,贵州省以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城市社区为重点,抓实“四举措”绘好“四张图”,创新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着力构建民族团结交融互嵌新家园。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王勋国说,贵州以省级互嵌式示范社区为龙头,带动各地自主将100余个易地扶贫搬迁及城市社区纳入互嵌式社区打造。支持指导各地依托民族手工艺作坊、民族团结食堂、积分超市、特色街区等载体,拓宽群众交融互嵌的路径和形式,培育了一批特点鲜明的互嵌式社区。通过互嵌式社区建设,推动各级各部门从“嵌政策”到“嵌资源”,从“融思路”到“聚力量”,推动社区群众从“安居者”变为“融居者”,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促进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新疆喀什地委委员、统战部部长热合木江·马木提介绍说,推动互嵌式发展,喀什探索创新载体搭建平台,加快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城乡劳动者向文旅领域聚集,已实现直接和间接就业172万余人。喀什古城景区积极构建多元化经营结构,景区及周边商铺增长至2023户,旅游带动就地就近就业386万人,人均月收入从2013年的1200元增长到2023年的5000元以上,各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记者 李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