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題:“鋼鐵駝隊”奔向美好未來——寫在中歐班列開行5萬列之際
新華社記者李勇、樊曦、趙宇飛
29日,成都城廂站,一聲汽笛響起,一列中歐班列緩緩駛出站臺,開往1萬余公里外的德國紐倫堡。
第5萬列!這支“一帶一路”上的“鋼鐵駝隊”,迎來了新的里程碑。
從0到5萬列,中歐班列助力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合作共贏,助推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如今,這支“鋼鐵駝隊”正謀求高質量發展,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從0到5萬列,不斷創造新的歷史
2022年1月28日,中歐班列X8086/5次列車駛出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這是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的第5萬列列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白桂斌 攝)
第5萬列中歐班列滿載著汽車、機械配件等貨物,從成都出發后,將于約14天后抵達德國紐倫堡。
同一時刻,從重慶、西安、鄭州等中國城市,以及德國杜伊斯堡、波蘭羅茲、俄羅斯莫斯科等歐洲城市發出的一列列中歐班列,正奔跑在亞歐大陸上……
國鐵集團數據顯示,中歐班列統一品牌以來,2016年至2021年分別開行1702列、3673列、6363列、8225列、12406列和15183列,分別同比增長109%、116%、73%、29%、50%和22%,年均增長55%。
撫今追昔,回望千年。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建立起連接歐亞的著名商路——絲綢之路,見證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輝煌。
奔跑在亞歐大陸上的中歐班列,恰如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隊在今天的投射。
2021年3月19日,中歐班列(渝新歐)十周年紀念專列從重慶一座公路橋下穿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2013年,一項重大倡議讓延續千年的絲路重煥生機——
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先后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倡議。
在“一帶一路”建設帶動下,重慶、成都、西安、鄭州等城市陸續開通中歐班列,班列發展跑出“加速度”。
從0到5萬列,時間記錄下中歐班列發展中的一個個標志性時刻——
2016年6月,中國鐵路啟用中歐班列統一品牌,標志著中歐班列邁入了統一規范的新階段;
2016年10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中歐班列第一個頂層設計文件——《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2017年4月,中國、白俄羅斯、德國、哈薩克斯坦、蒙古國、波蘭、俄羅斯等7國鐵路部門簽署《關于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成立中歐班列運輸聯合工作組;
2019年9月,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共同簽署《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公約》;
2020年11月,中歐班列年度開行首次突破萬列;
……
2020年4月3日,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專列從重慶出發前往立陶宛。本次列車共發運44個集裝箱,包括來自北京、廣東、湖南及重慶本地的國際郵件42箱和救援物資2箱。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如今的中歐班列,早已成長為一支成熟的“鋼鐵駝隊”——
開行規模不斷擴大。國鐵集團數據顯示,中歐班列運輸貨物品類不斷豐富,從最初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等IT產品擴大到汽車配件及整車、化工、機電、糧食等5萬余種,已鋪畫78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80個城市;
運行品質穩步提升。中歐班列綜合重箱率由2016年的77.2%提升至2021年的98.1%,回程班列占去程班列的比例由2016年的50.6%提升至2021年的81.7%,全程運輸時間由開行之初的24天壓縮至目前的最短12天;
運行保障機制不斷完善。對外,國鐵集團發起成立中歐班列運輸聯合工作組,推動形成和簽署了一系列中歐班列運輸合作辦法;對內,國鐵集團倡議成立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合力打造中歐班列國際物流品牌;
……
汽笛聲聲,班列轟鳴。
“鋼鐵駝隊”翻山越水穿戈壁,實現中歐跨越大陸的“握手”……
互利共贏,命運與共
新年伊始,重慶兩江新區。
工人在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三一集團西南地區首個智能化“燈塔工廠”項目內作業(2021年7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三一集團西南首個智能化“燈塔工廠”內,機械臂舞動,一臺臺大型挖掘機下線后,搭乘著中歐班列進入中亞、歐洲市場。
“中歐班列等大通道開通后,重慶與世界的時空距離大幅縮短,我們落戶重慶,可以更好地拓展中亞、歐洲市場?!比患瘓F西南公司總經理李兵說。
以前,重慶、成都等西部內陸地區物流周期過長,讓投資者望而卻步。中歐班列開通后,吸引全球資本、企業紛至沓來,助推成渝地區崛起為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中歐班列激發我國內陸地區發展潛力,更高質量的國內大循環體系正在形成,同時讓內陸地區與全球形成更順暢的外循環體系,推動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敝貞c工商大學副校長李敬說。
互聯互通,合作共贏。
中歐班列,助推我國形成新發展格局,也為沿線國家創造出發展新機遇。
2021年4月13日,X9041次中歐班列(西安)從西安國際港站出發。這是2021年陜西開行的第1000列中歐班列。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在西安國際港務區進口商品直營店,搭乘中歐班列而來的牛奶、紅酒、食用油等特色商品琳瑯滿目,備受青睞。今年以來,中歐班列(西安)返程年貨班列已開行11列。
這是2017年4月21日在波蘭中部城市羅茲的鐵路樞紐貨運站內拍攝的印有“中歐班列”標識的集裝箱。新華社記者 陳序 攝
波蘭牛奶商會主席阿格涅什卡·馬利謝夫斯卡說:“乳制品保質期較短,更快捷的中歐班列對我們非常重要,近幾年波蘭乳制品對中國出口量呈逐年快速增長態勢,這離不開中歐班列的作用?!?/p>
在歐洲,中歐班列所經之處,新的物流、工業、商貿中心正拔地而起。
這是2018年4月16日在德國西部城市杜伊斯堡DIT貨運場站拍攝的中歐班列集裝箱。新華社記者 羅歡歡 攝
在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吸引上百家物流企業落戶,創造出2萬多個就業機會;在波蘭馬拉舍維奇口岸站,中歐班列業務量快速增長,正為當地經濟增長和就業做出重要貢獻……
危急時刻,更顯擔當。
當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海運、空運受阻,安全高效的中歐班列逆勢而上,成為“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
2020年3月28日,開往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武漢)X8015次列車從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駛出。這是自新冠疫情防控以來,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標志著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化運營。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1月19日,一列滿載防疫物資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武漢吳家山站發出,為歐洲送去防疫物資。今年以來,中歐班列(武漢)已開行11列,累計運輸防疫物資900余噸。
2020年6月5日,滿載防疫物資的“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在義烏西站啟程,前往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新華社發(呂斌 攝)
國鐵集團數據顯示,疫情發生以來,中歐班列已累計向德國、波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運送防疫物資1362萬件,超過10萬噸。
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面臨斷裂風險,中歐班列也承擔起維護供應鏈穩定的重任。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圣誕用品生產國。但西方媒體一度擔憂:疫情期間海運受阻,圣誕用品還能及時運達嗎?
去年下半年以來,中歐班列扮演起“圣誕老人”角色。它們搭載著圣誕樹、圣誕服裝、玩具等,從義烏、重慶等城市出發,將圣誕禮物及時送到歐洲。
“中歐班列為全球抗疫和提振經濟輸送‘中國力量’,生動詮釋了守望相助、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說。
攻堅克難,奔向更美好的未來
正如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隊穿越沙漠不可避免會遭遇“沙塵暴”,“鋼鐵駝隊”的成長之路也注定不是一帆風順。
貨運量的劇增,中歐班列也面臨著考驗:運力愈發緊張,“訂艙難”開始出現,沿線口岸擁堵,班列時效有時會受到影響……
中歐班列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攻堅克難的魄力和韌勁。如今,積極的改變正在發生。
在重慶機務段興隆場北折返所,中歐班列首發司機江彤(前)在值乘機車上做發車前的準備(2021年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班列開行城市正進一步統籌——
新年伊始,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內,數百名工人正緊張忙碌,鐵路中心站編組站連接道、智慧鐵路口岸等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正加快建設中。
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將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2億元,支持成都、鄭州、重慶、西安、烏魯木齊5個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
“我們統籌布局建設5大集結中心,并在各集結中心所在地投資建設7個鐵路一級物流基地,大大增強了集結中心的輻射帶動效應?!眹F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2022年1月25日,中歐班列起點聯合巡邏隊成員在重慶團結村中心站貨場對作業車輛進行現場指揮。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基礎設施短板正加快補齊——
2021年5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要大力提升運行水平,打造支持中歐班列發展的“1+N+X”政策體系;要及時打通堵點卡點,實施一批重點口岸、“卡脖子”路段擴能改造工程。
“2020年以來,已陸續實施霍爾果斯、阿拉山口、二連、滿洲里等口岸站擴能改造工程,有效提升了中歐班列進出境通道能力?!眹F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2019年10月25日,滿載著82個標準箱的中歐班列(義烏—列日)“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菜鳥號”首趟列車抵達比利時列日物流多式聯運貨運場站。新華社記者 潘革平 攝
境外保障能力正加快提升——
國鐵集團在鞏固和穩定既有入歐主要通道基礎上,探索開辟了跨里海、波羅的海以及經烏克蘭、芬蘭等國家的新通道,推動形成“暢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陸互聯”的中歐班列境外通道網絡格局。
同時,國內班列運營平臺正積極“走出去”,進一步提高境外服務質量,努力提供集貨、裝車、沿途追蹤、清關、配送等系統性服務。
……
披荊斬棘,砥礪奮進。
這支“鋼鐵駝隊”正奔向更美好的未來,必將成為一條基礎設施更完善、去回程更平衡、更具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價值的國際物流鏈,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參與采寫:李曉婷、李力可、張章、朱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