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單集時長從幾十秒到15分鐘左右的網絡微短劇,憑借快節奏、高密度、強情緒等“短小生動”的敘事特點走俏,成為網絡影視領域的“新寵”,微短劇產業也憑借投資體輕量、周期短等特點,成為網絡視聽產業快速崛起的“新賽道”。據機構預測,我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有望在五年內超1000億元。
業界認為,網絡微短劇產業爆發將從內容制作、商業模式等方面帶給影視產業邊際變化,但當前內容、運營等亂象也引起行業生態治理持續加碼,行業亟待加強產業協作及精品化創作,加速從“流量爆款”向“精品力作”轉型升級。
市場規模千億級
經歷近兩年從市場萌芽到快速培育,我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在今年呈現爆發式上升態勢。據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今年第三季度,國內網絡微短劇發行量達150部,接近2022年全年總和的2倍。報告預計,2027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1000億元。
業界認為,當前微短劇產業已逐步探索出較成熟的變現模式。從產業鏈分工角度,微短劇拍攝制作方通過購買內容IP或原創劇本方式完成拍攝后,將微短劇內容提供給版權商,而后通過流量分發、內容社區等平臺方式觸達C端用戶。該過程中,用戶往往需要通過觀看廣告解鎖后續內容,或充值消耗平臺點數進行單集付費;微短劇提供方則通過廣告植入、平臺會員訂閱,甚至爆款微短劇主演直播帶貨等形式進行變現。
信達證券傳媒互聯網及海外團隊分析稱,微短劇模式有望給影視行業帶來諸多邊際變化,尤其是“微短劇+游戲”等新模式將有效彌補影視行業制作周期長、制作產能受限,以及IP版權變現途徑不足等問題。影視公司傳統商業模式偏向B端,而微短劇讓影視公司離C端用戶更近,便于精準迎合市場需求變化,“短小精悍”的行業模式也有助于提升制作產能、降低成本,讓制作公司和流量平臺獲得更多商業變現的可能性。
“從產業層面看,不同創作者結合自身內容題材優勢、人才優勢與資源優勢,在合適的內容賽道深耕、打造垂類爆款,這會是微短劇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健康模式?!彬v訊在線視頻平臺運營部副總經理李啦表示,從IP源頭、內容創作到營銷運營等上下游需要進一步強化產業協同,“比如,依托豐富的平臺數據與專業的用戶消費研究分析市場供需,引導題材供給分布均勻,用最新視聽技術和AI文本等能力賦能微短劇創作端和產品端,這些都將為微短劇行業探索新的可能。”
流量產品難成精品
伴隨網絡微短劇風口的急速膨脹,與產業相關的部分亂象、短板也成為業界不可回避的焦點。
華數集團此前發布的《網絡微短劇行業調研報告》指出,隨著各路機構紛紛入局,微短劇產能迅速爆發,一些平臺為爭奪流量并快速擴充內容庫,降低了作品的準入門檻,引發了內容品質問題。比如,題材類型同質化嚴重,情節套路化、轉折生硬,部分內容低俗、懸浮,業內普遍缺乏精品。加之用戶端頻現的消費爭議,進一步引發監管對于網絡微短劇行業生態治理持續加碼。
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消息,廣電總局對網絡微短劇已開展常態化治理,2023年3月至今,督導抖音、快手、騰訊、B站、小紅書、好看視頻等平臺累計對外發布公告40余期,清理低俗有害網絡微短劇35萬余集(條)、2055萬余分鐘,分級處置傳播低俗有害網絡微短劇的“小程序”429個、賬號2988個,并已建立網絡微短劇“黑名單”機制。
據悉,廣電總局目前正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并于近期再次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圍繞網絡微短劇的導向、片名、內容、審美、人員、宣傳、播出等方面,加大違規網絡微短劇處置和曝光力度,進一步優化算法推薦,完善廣告推流審核機制。
業內人士指出,微短劇行業內的流量產品難以成為精品,一味追逐流量注定走不遠。數字內容頭部平臺、北京點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瑞卿認為,目前微短劇行業處在“流量產品”階段,業界要創作更多不同類型的作品,滿足用戶對高質量、多文化的品類需求,加快推動微短劇作品從“爆款”走向精品。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表示,微短劇在短視頻技術加持下得到快速發展,目前迫切需要加強扶持引導,克服短板與不足,形成積極向上的行業良好生態,“微短劇行業聚集了一大批朝氣蓬勃、創造力旺盛的青年創作者,希望能遵循文藝審美規律,將互聯網大流量轉化為正能量,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傳播力?!?/p>
提速打造全產業鏈
網絡微短劇行業的蓬勃發展,眼下正吸引地方政府產業布局的濃厚興趣。
不久前,浙江杭州舉辦首個聚焦于微短劇行業的全國性活動“杭州·微短劇大會”。大會舉辦地杭州市臨平區,積極搶占風口,將微短劇產業視作“新賽道”,提出全力構建“寫-拍-播-評-投”五位一體影視微短劇產業發展品牌,打造從創作、拍攝、制作、發行、交易到衍生產業為一體的微短劇全產業鏈。
臨平區眼下正加快推出圍繞建設“1+N”的影視拍攝基地群、建立全國第一個青年網絡編劇激勵扶持計劃、出臺一攬子產業支持政策、打造三個產業發展配套中心等工作為核心的“1113”微短劇產業扶持綜合舉措,將臨平打造成為國內微短劇產業發展高地。“我們將當好‘店小二’,全鏈發力、全域支撐、全要素保障,努力成為‘最懂微短劇的地方政府’。”臨平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浙江廣播電視局浙江網絡微短劇臨平審查分中心(籌)、中國網絡視聽協會臨平微短劇藝術指導中心、浙江臨平影視協拍中心等配套機構于近期陸續成立并實體化運營,將為全國影視企業、劇組拍攝提供全域性創作攝制一站式服務。
“我們將不斷夯實微短劇產業生態底座,助推網絡作品精品化創作?!迸R平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塑造并擴大“最懂微短劇的地方政府”品牌影響力。(記者 呂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