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發布《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4)》(以下簡稱“藍皮書”),從大氣圈、水圈、冰凍圈、生物圈和氣候變化驅動因子等方面,以翔實的科學監測數據,系統反映全球和中國氣候變化的新事實、新趨勢。
藍皮書應該怎么看?可以從哪些角度了解當前的全球氣候?本期特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監測預估室研究員柳艷菊帶領我們細讀藍皮書,透視全球氣候變化的最新狀況。
大氣圈
2023年為自1850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暖年,亞洲地表年平均氣溫和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均呈顯著上升趨勢。中國極端高溫事件自21世紀初以來明顯增多,極端強降水事件亦呈增多趨勢。
氣候系統綜合觀測和多項關鍵指標表明,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仍在持續。2023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 年平均值)高出1.42℃,為自1850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暖年。2015年至2023年是自1850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9個年份。最近10年(2014年至2023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約1.2℃。
1901年至2023年,亞洲地表年平均氣溫和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均呈顯著上升趨勢。2023年,亞洲陸地表面平均氣溫較常年值偏高 0.92℃,是1901年以來的第二高值;中國地表平均氣溫較常年值偏高0.84℃,為1901年以來的最暖年份。中國各區域年平均氣溫呈一致性的上升趨勢,但升溫速率區域差異明顯,北方地區升溫速率明顯大于南方地區、西部地區大于東部地區;青藏高原地區升溫速率最大,平均每10年升高0.35℃。
在降水方面,1961年至2023年,中國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且年代際變化特征明顯。中國各區域平均年降水量變化趨勢差異明顯,青藏高原地區平均年降水量呈顯著增多趨勢,西南地區平均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勢。2023年,中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值偏少3.7%,平均年降水日數為1961年以來第二少。
1961年至2023年,中國極端低溫事件顯著減少,極端高溫事件自21世紀初以來明顯增多,極端強降水事件呈增多趨勢;2023年中國平均暖晝日數為1961年以來最多。
1949年至2023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臺風生成個數呈減少趨勢,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登陸中國臺風的平均強度波動增強,2023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臺風生成個數為17個,為1949年以來第二少,其中6個登陸中國,登陸中國臺風平均強度較常年值略偏強。其中,臺風“杜蘇芮”登陸時強度大,登陸后北上,造成華北、黃淮地區出現歷史極端強降水,過程累積雨量大,海河流域發生流域性洪水。
在氣候風險方面,1961年至2023年,中國氣候風險指數呈升高趨勢,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氣候風險指數明顯偏高;2023年,中國氣候風險指數較常年值偏高,其中高溫風險指數為1961年以來的第四高值。
水圈
全球平均海表溫度、海平面高度以及中國地表水資源量等方面均出現歷史極值。
1958年至2023年全球海洋熱含量(上層2000米)距平變化
在海表溫度方面,1870年至2023年,全球平均海表溫度呈顯著升高趨勢。2023 年,全球平均海表溫度比常年值偏高0.35℃,為1870年以來的最高值。
海洋變暖在20世紀90年代后顯著加速,1986年至2023年,全球海洋熱含量增加速率為1958年至1985年的3.1倍。2023年全球海洋熱含量創新高,2014年至2023年是有現代海洋觀測以來全球海洋最暖的10年。
全球變暖使得大氣水循環加速,造成海洋鹽度發生“咸變咸、淡變淡” 的趨勢變化。1958年至2023年,全球海洋(上層2000米)的高-低鹽度差異呈顯著增加趨勢。2023年,全球海洋鹽度差指數是1960年以來的第四高值,反映了持續的“咸變咸、淡變淡”的鹽度變化趨勢。
海洋熱膨脹、極地冰蓋和山地冰川消融、陸地水儲量變化等原因導致全球平均海平面呈持續上升趨勢。2023年,全球平均海平面達到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位。中國沿海海平面總體呈加速上升趨勢。1993年至2023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4.0毫米/年,高于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3.4毫米/年)。2023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1993年至2011年平均值偏高72毫米。
中國地表水資源量年代際變化明顯,近20年青海湖水位持續回升。2023年,中國地表水資源量較常年值偏少5.7%,其中,西北諸河和東南諸河流域分別較常年值偏少13.3%和10.8%。1961年至2004年,青海湖水位呈顯著下降趨勢;2005年以來青海湖水位連續19年回升,2023年水位達到3196.6米。
冰凍圈
全球冰川消融加速;北極海冰范圍呈顯著減小趨勢,南極海冰范圍再創新低。
全球冰川消融加速,1960年至2023年,全球冰川整體處于消融退縮狀態,1985年以來冰川消融加速。2023年,全球參照冰川處于高物質虧損狀態,平均物質平衡量為-1229毫米水當量,為1960年以來的最低值。
2023年,青藏高原積雪區和新疆積雪區積雪覆蓋率分別為24.2%和27.4%,均較2002年至2020年平均值明顯偏低,其中青藏高原積雪區為2002年以來的最低值。與2002年至2020年平均值相比,2023年,全國平均積雪日數偏少1.5天;青藏高原積雪區和新疆積雪區平均積雪日數分別偏少7.2天和3.2天,東北—內蒙古積雪區平均積雪日數偏多5.4天。
北極海冰范圍呈顯著減小趨勢,南極海冰范圍再創新低。1979年至2023年,北極海冰范圍呈下降趨勢,3月和9月海冰范圍平均每10年分別減少2.6%和14.1%。南極海冰范圍階段性變化特征明顯;1979年至2015年,南極海冰范圍波動上升,2016年以來海冰范圍以偏小為主。2023年2月和9月,南極海冰范圍分別較常年偏小38.1%和15.1%,均為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同期最小值。
中國西部山地冰川呈加速消融趨勢。2023年,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物質平衡量(-1291毫米水當量)為有連續觀測記錄以來的第二低值,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東、西支末端退縮距離均為有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大值。
生物圈
中國年平均地表溫度呈顯著上升趨勢;中國植被覆蓋穩定增加,呈現變綠趨勢;中國不同地區代表性植物春季物候期呈提前趨勢;關鍵區域生態氣候穩步向好。
在地表溫度方面,1961年至2023年,中國年平均地表溫度(0厘米地溫)呈顯著上升趨勢,升溫速率為0.34℃/10年。尤其是2006年以來,中國年平均地表面溫度持續高于常年值。2023年,中國年平均地表溫度較常年值偏高0.94℃,為1961年以來的最高值,其中,黑龍江東南部、吉林東部和云南東北部的部分地區偏高2℃以上。
2000年至2023年衛星遙感(EOS/MODIS)中國年平均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
在陸地植被方面,2000年至2023年,中國年平均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呈顯著的上升趨勢,全國的植被覆蓋呈現持續變綠趨勢。2023年,東北地區東部和西北部、華東地區東南部、華中地區東南部和西部、華南、西南大部、青藏地區東南部年平均NDVI超過0.6,植被覆蓋明顯好于其他地區。
中國不同地區代表性植物春季物候期呈提前趨勢。1963年至2023年,北京站玉蘭、沈陽站刺槐、合肥站垂柳、桂林站楓香樹和西安站色木槭展葉期始期平均每10年分別提前3.4天、1.4天、2.3天、2.7天和3.0天。2023年,北京和西安站代表性樹種的春季物候期均較常年值偏早,展葉期始期分別偏早9天和18天,其中西安站色木槭為有觀測記錄以來最早。
在區域生態氣候方面,關鍵區域生態氣候穩步向好。2005年至2023年,石羊河流域荒漠面積呈顯著減小趨勢,2023年,流域荒漠面積1.53萬平方千米,較2005年至2020年平均值減少10.8%;沙漠邊緣外延速度總體趨緩。西南地區石漠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巖溶區生態狀況穩步向好,其中,植被覆蓋明顯改善的地區占石漠化區總面積的38.8%,主要分布于貴州中部和北部、云南東部、廣西中部。
氣候變化驅動因子
2023年,太陽活動進入1755年以來的第25個活動周的峰年階段;中國陸地表面平均接收到的年總輻射量趨于減少,且階段性特征明顯。
太陽活動表現為11年左右的周期性變化,最短約為9年,最長可達13年。觀測顯示,2023年,太陽活動進入1755年以來的第25個活動周的峰年階段,預計其總體活動水平高于第24個活動周,峰值或出現于2024年至2025年。2023年,太陽黑子相對數年平均值為125.3±40.3,超過了第24周最高水平。
1961年至2023年,中國陸地表面平均接收到的年總輻射量趨于減少,平均每10年減少7.4千瓦時/平方米 ,且階段性特征明顯。2023年,東北地區西部、華北、西南地區中西部、青藏大部、新疆大部、內蒙古大部、西北地區中西部、華北大部、西北地區大部年總輻照量超過1400千瓦時/平方米 ,其中西藏中部和西部、青海中北部年水平面總輻照量超過1750千瓦時/平方米 ,為太陽能資源最豐富區。
火山活動,特別是強烈的火山噴發,是驅動年際—百年尺度氣候變化的自然外強迫因子。2023年,全球共有73座火山出現噴發活動,火山噴發強度總體較低,未發生全球火山爆發指數大于3級的火山噴發事件。年內,全球活躍的火山包括俄羅斯的希韋盧奇火山、克柳切夫斯科伊火山,日本鹿兒島的櫻島火山及其南側多座火山,意大利的埃特納火山、斯特龍博利火山,印度尼西亞的默拉皮火山、喀拉喀托島火山,冰島的法格拉達爾山火山、雷克雅未克火山,以及美國夏威夷的基拉韋厄火山以及秘魯的薩班卡亞火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