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港珠澳大橋。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新華社香港8月31日電? 題:每一步都是心的走近——香港青年厚植家國情懷
新華社記者黃茜恬、張玉潔
走進西塘古鎮、探訪三峽工程、參觀長三角科技園區……香港與內地全面恢復通關后的首個夏天,香港青年“北上”過暑假的熱情分外高漲。
在一系列內地交流考察活動中,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國家形象躍然眼前,不僅加深了香港青年對祖國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認識,更點燃他們到內地發展、實現人生理想的熱情和信心。
近年來,香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抓手,積極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越來越多香港青年更加強化國家觀念和國民身份認同,厚植“愛我中華”的情懷。
交流考察 感知國家發展脈動
今年初,由香港全國青聯委員協進會主辦的“百萬青年看祖國”活動啟動,拉開香港青年赴內地交流的大幕。
7月,“百萬青年看祖國”專列開進井岡山,在紅色研學活動中,香港青年學習紅軍艱苦歷程與奮斗精神;在浙江嘉善,香港青年參訪西塘古鎮景區、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等地,感受當地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蓬勃的發展機遇;在湖南“智能制造”海歸小鎮,長沙出臺的多項引才獎勵政策讓香港青年心動……
在江西臘樹村,干凈整潔的鄉村環境、色彩斑斕的墻體彩繪和古樸的文化元素,讓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副主席溫啟明眼前一亮?!坝H身體驗當地普惠金融服務后,讓我對祖國的精準扶貧工作有了更具象的認識。”他說。
2021年起,香港高中必修的公民科課程要求學生在高中三年內至少要到內地考察一次。今年4月至8月,4.3萬多名香港高中學生及逾5000名教師到內地考察交流。
“了解”是“理解”的基礎,“認知”是“認同”的開端。香港湖南青年會執行會長孫秀祖說,到內地考察交流研學深受香港青年喜愛?!坝H眼看到、親耳聽到、親身感受到祖國內地的發展變化,遠比書本上獲取的更加真實、生動、親切”。
春風化雨 厚植港青家國情懷
近年來,香港年輕一代的愛國教育全面展開:憲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國安法的學習和推廣得到進一步加強;面向全港中小學生的“2023年國家安全齊參與”計劃貫穿整個學年;“心系家國”等聯?;顒雨懤m開展……
位于香港北角的培僑中學,“培才思報國”一直是其辦學理念。這里不僅是“90后”香港青年穆家駿任教的地方,更是他的母校。2003年,航天英雄楊利偉從太空回來后訪港,在培僑中學親手種下兩棵橡樹,當時穆家駿剛上初一。多年后,橡樹苗長成大樹,穆同學也成為了穆老師。
除了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向同學們講授祖國歷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國家觀念,穆家駿還帶學生到內地訪問,與內地學生一起做陶瓷、打籃球……他說,不同成長背景的孩子們很快就能“打”成一片。
“教師是一份以生命影響生命的職業?!蹦录因E說,希望盡己所能為香港的國民教育工作盡一份力,增強香港年輕一代對祖國的向心力。
隨著“時代精神耀香江”“國風國韻飄香江”等系列活動開展,航天專家、大國工匠、歌唱家等相繼走進香港校園,分享國家在科技創新和文藝領域的最新成就,進一步激發起香港青年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意識。
根據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公布的數據,2022年有超過1.3萬名香港高中生報考內地高校,參加“文憑試收生計劃”的人數再創新高。
“跨境前往內地升學的意愿越來越強,反映出香港家長和學生對國家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鄧飛說,更多香港家長和學生認識到,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發展,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他們積極尋求機會,希望為國家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志存高遠 將個人融入國家發展
放眼神州,香港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機遇紛至沓來:國家在港選拔載人航天工程載荷專家、深空探測實驗室歡迎香港青年研究者加入、中央惠港青年八條……
今年初,第二批共12名香港特區青年獲國家推送,赴聯合國系統任職。作為成員之一,陳佩琪在行前為自己設定目標:以國家視野,兼具香港觸覺,參與國際組織運作;在聯合國貢獻香港力量,增強國家在國際組織的代表性,講好香港故事,更講好中國故事。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的過程中,許多香港有志青年跨過深圳河實現了夢想,詹培勛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他來到深圳做創業孵化與投資。兩年過去,他投資的自動駕駛公司獲得新進兩輪投資,并助力建成了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個無人碼頭。
“深圳針對有意來深就業創業發展的香港青年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提供了優質工作機會和事業發展空間?!闭才鄤渍f,日前發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讓在深圳奮斗的香港青年們深受鼓舞,深港的加速融合發展勢必讓香港青年登上更大舞臺,為國家的發展貢獻青春的力量。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增加青年宿舍供應、每年合作舉辦青年節……2022年12月,香港特區政府發布首份《青年發展藍圖》,提出160多項具體行動措施,致力協助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及置業方面的困難,讓香港青年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當前,香港正在更深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越來越多香港青年以各種方式參與國家建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貢獻自身力量,用火熱的青春書寫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