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找準發力點,推動“冷資源”變“熱經濟”——各地促進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
今冬,全國多地再次燃起冰雪消費熱潮。為更好滿足群眾需求,北方冰雪資源豐富省份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用好當地冰雪資源,加大設施提質升級;南方冰雪資源匱乏地區結合當地特色,舉辦文旅體融合的冰雪活動。各地著力提高服務保障能力,優化游客體驗,助推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
突出優勢,助力冰雪“冷資源”變“熱經濟”
冬日的黑龍江省雞西市興凱湖,一片“千里冰封”的壯闊景象。游客走上冰面,一邊“打出溜滑”,一邊欣賞冰雪美景。廣東游客趙嘉琪說:“在廣州這么大塊的冰只能在溜冰場看到,但在這里是自然風光,覺得特別新奇,特別美。”
游客在興凱湖冰面游玩。新華社記者劉昊東 攝
黑龍江省興凱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宋雪說,今年興凱湖將舉辦冬捕節、冰雪汽車拉力賽等活動賽事,為游客提供更多的冬季旅游活動項目。
在冰雪資源豐富的北方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發展冰雪經濟提供了良好基礎條件。多地不斷挖掘自身優勢,將自然雪景變消費場景。
近日,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建設現場,工程車將一塊塊晶瑩剔透的冰磚鏟起,電鋸嗡鳴、冰屑飛舞之間,冰磚已被切割成合適的大小。不久后,這些冰磚將化為一座座冰雕,迎接各地游客的到來。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建設現場。新華社記者金地 攝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營銷部副部長孫澤旻介紹,本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將迎來歷史最大規模,園區規劃占地面積81萬平方米,將使用25萬立方米的冰和雪,“網紅項目”超級冰滑梯也將從8條滑道增加到14條。“我們希望打造一座集冰雪藝術、冰雪文化、冰雪演藝、冰雪建筑、冰雪活動、冰雪體育于一體的冰雪樂園,向游客展示冰雪文化魅力。”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萬龍滑雪場,不時有滑雪愛好者疾馳而下,享受那份獨屬于滑雪運動的快樂與刺激?!斑@里雪質非常好,滑雪體驗很棒。”北京游客楊倩說。
萬龍滑雪場活動宣傳部運營總監劉宇說:“新雪季我們增設了多條低難度的樹林野雪路線,滿足更多滑雪愛好者需求。還為游客挑選了7個景色優美的‘打卡’點位,滑雪賞景兩不誤。”
挖掘特色資源,推動冰雪運動成為“熱時尚”
南方一些省份正著力挖掘特色冰雪資源,推動一批高質量室內冰雪運動場館加快落成,聚焦產業鏈延伸和產業融合,舉辦文旅體融合活動,讓冰雪運動逐漸成為南方地區的“熱時尚”。
在重慶市城口縣與陜西省安康市交界處的正陽草甸,一場“渝陜之巔冰雪季”活動正在籌備中?;顒舆\營方安康秦巴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華介紹說:“大巴山冬季冰雪資源豐富,且地處南方,戶外溫度適中,游客冰雪運動體驗更舒適?!?/p>
此外,今年冰雪季重慶南川區特別推出金佛山滑雪泡溫泉線路,冰雪運動與當地康養產業有效銜接;重慶武隆區仙女山大草原將舉行雪地火鍋宴、冰雕展等冰雪旅游活動,借此撬動當地冰雪經濟……
在重慶市南川區金佛山滑雪場,滑雪愛好者正在體驗冰雪運動。(黃巧 攝)
“著眼做大冰雪經濟的文章,重慶聚焦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充分利用溫泉、麻辣特色美食等資源,打造‘冰雪+溫泉’‘冰雪+美食’等特色旅游線路,讓游客在‘冰與火’雙重體驗中,感受重慶冬季旅游魅力?!敝貞c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一級巡視員秦定波說。
位于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耀雪冰雪世界正加快建設,這個包含室內滑雪場、室內外嬉水中心、星級度假酒店、冰雪主題商業小鎮等的綜合項目將于明年開業,預計年接待游客超300萬人次。
耀雪冰雪世界相關負責人說,這一以冰雪運動和冰雪休閑為主的綜合項目有助于延展上海文旅產業鏈,并助力鞏固和擴大北京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
加大服務保障 提升冰雪消費質量
為推動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各地積極出臺相關政策,采取多項措施提升服務保障能力。
今年新雪季“開板”前,河北崇禮萬龍滑雪場升級了雪場內運力設施和安全防護設施。劉宇介紹說:“我們對索道、安全護網、運行設備進行了保養和檢修,并對員工進行了消防救護等相關培訓。雪場換上更簡潔明了的指示牌并優化儲物流程,全力為游客提供一個安全舒心的旅游度假環境?!?/p>
滑雪愛好者在河北崇禮太舞滑雪場游客中心旁長椅處休息放松。新華社記者張瑋華 攝
為保障冰雪旅游季期間交通,重慶武隆區多部門聯動,做好應急預案,組建了30多人的道路除雪隊伍。在游客上山高峰期,當地還將調動車輛從停車場轉運游客,防止交通擁堵。
黑龍江省不久前印發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50條措施,在發展冰雪經濟方面,明確推動冰雪運動、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全產業鏈發展,打造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先行區、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實踐區、后冬奧國際冰雪合作示范區,創建世界級冰雪旅游度假區和冰雪經濟高地。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近年各地多措并舉推動構建冰雪旅游供給新格局,創造了一批更有活力和時尚感的旅游空間和消費場景。冰雪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培育經營主體和產業生態,未來要培育一批有創新力、文化創造力,有實力和專業化的生產、運營、服務主體。(記者李曉婷、趙鵬昊、金地、陳愛平、周文沖、劉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