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局限、渠道劣势与固收依赖 券商资管业务转型面临三大挑战-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7/05 09:11:38
来源:中国证券报

牌照局限、渠道劣势与固收依赖 券商资管业务转型面临三大挑战

字体:

随着金融市场结构调整与监管政策导向的深化,国内券商资管业务正经历深刻变革。私募资管计划规模虽面临压降压力,但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却逆势增长,体现了券商资管业务向主动管理与公募业务转型的坚定决心。然而,券商资管业务亦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公募牌照缺失、渠道合作黏性不足、固收类产品依赖度高等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在大资管时代背景下,券商资管业务需不断强化主动管理能力,优化产品设计,提升投研团队实力,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以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投资者需求;同时强化与券商其他业务协同,以期在竞争激烈的资管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主动管理与公募业务双轮驱动增长

  近年来,观察国内券商资产管理规模(AUM)的构成变化,可以明显看出券商在资产管理业务领域愈发侧重于增强主动管理能力并积极拓展公募业务版图。

  据方正证券资管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的角度来看,主动去通道、产品净值化的趋势下,券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已有所压降,同时以主动管理为代表的私募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占比持续提升。2018年初券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达16.57万亿元,其中集合资管产品占比14.65%,一对一通道类资管产品占比85.35%;截至今年4月末,券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已压降至5.64万亿元,但私募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占比由2018年的14.65%提升至今年4月末的47.41%。

  从公募与私募产品的角度来看,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持续逆势增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券商资管业务公募基金受托资产总净值约10616亿元。部分券商结合大集合参公运作的经验,开始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业务边界,而已拥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正积极做大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同时,私募资管业务规模今年来也保持稳健增长,截至今年4月底,券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达5.64万亿元,环比增长5.34%。

  “总的来看,当前国内券商资管的AUM构成中,主动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私募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占比显著增加,同时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也保持增长态势。这一变化反映了券商在资管业务上更加注重主动管理能力和公募业务拓展,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投资者需求。”该负责人称。

  对于券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压降、公募资管业务规模逆势增长的行业现象,华北某资深资管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当前金融市场结构调整和监管政策导向的必然结果,且该趋势仍将延续,原因有三:首先,过往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增长是经济发展阶段和牌照红利的双重结果,当前经济进入转轨期,同时监管政策收紧,规模将继续下滑;其次,随着同业业务收缩、监管限制资金空转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传统依靠委外资金的私募券商资管业务受到明显冲击,而随着市场利率下行,零售类客户的理财配置需求会通过低门槛的公募类产品得到满足;最后,公募类产品无论在其规范运作、信息透明、风险分散、主动管理能力上都有较长时间的积淀。

  “对于券商资管业务而言,下一步要做的一方面是积极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拓展客户覆盖广度;另一方面是强练内功,强化投研能力,利用券商多元资产优势,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打造绝对收益产品,同时强化和券商其他业务的协同,满足券商客户的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该资管人士表示。

  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大资管的时代背景之下,国内券商资管业务正面临一系列挑战。

  在方正证券资管业务相关负责人看来,券商资管业务当前遭遇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偏重私募资管业务、公募牌照缺失。券商资管业务普遍没有公募牌照,参公大集合产品也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私募集合产品募集起点高、客户集中于高净值;同时渠道的总对总合作黏性上不如公募基金,导致产品难以广泛触达投资者。

  其次,与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相比,其在渠道和品牌等方面不具优势。与公募基金相比,券商资管业务在渠道、服务和品牌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在客户经理心中的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与公募基金有差距,同时受制于销售人员数量,渠道服务难以全面展开,导致投资者对其认知度不足。

  最后,严重依赖固收类产品。从券商资管业务的构成来看,固收类业务占比74.44%,随着债券收益率的持续下行,未来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按照日本的经验,当利率持续下行到一定阶段,固收类业务将面临收缩风险,需要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和跨国投资。

  “券商资管行业业态发生改变,长期潜在增长点亟待挖掘。”金元证券副总经理田原认为,随着券商大集合资管业务的改造、资管新规及相应配套细则的实施,券商资管业务转型初见成效,而投资业务的发展尚未形成有力支撑。从长远来看,券商私募资管业务净值化、主动化管理和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同时,行业“马太效应”凸显。田原认为,近年来,券商资管行业的“马太效应”加剧,资管新规之后愈加明显,投研能力突出、业绩出众的券商资管业务逐渐脱颖而出,行业规模快速向主动管理能力强、内控更完善的券商资管业务集中。中小券商资管业务生存和发展空间继续被压缩,亟需找到自身的突破方向。

  此外,市场同质化竞争情况严重,投研能力建设需要时间。大多数券商资管业务以固收或固收+产品为主,在利率市场持续下行、资产荒凸显的环境下,固收市场资产配置能力、流动性管理能力成为重中之重,券商资管业务发展的难度不断加剧,投研能力面临考验。同时,在权益、FOF投资等方面脱颖而出的券商资管业务较少,权益投研团队成熟、策略多样性培养、业务稳定及发展均需要长期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券商资管业务在大资管业务中的规模占比呈现下降趋势,然而相较于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其他资管机构,券商资管业务仍保持着一定的竞争优势。

  方正证券资管业务相关负责人认为,与公募基金相比,券商资管业务依靠券商平台协同优势,可以与投行条线、经纪条线等紧密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在产品设计、客户服务等方面形成合力。依托券商整体的管理体系和资本实力,券商资管业务的风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强。不过,与公募基金相比,券商资管业务募资起点高,同时在产品谱系、客户认可度方面也略显逊色。

  与银行理财相比,券商资管业务在投研能力和投研团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产品多样性上也更好,种类较为齐全,涵盖了股票、债券、基金、期货等多种投资工具。但在渠道上,银行理财拥有更为密集的销售渠道和更庞大的客户基础。

  主动管理转型浪潮中的稳健与创新

  在主动管理转型的浪潮中,如何灵活调整资管业务的策略布局,以有效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已成为当前各家券商深入探索的核心议题。

  方正证券资管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券商资管业务应该回归本源,强化主动管理能力,加大投研团队建设力度,提升投研人员专业素养和实战经验;积极优化产品谱系,继续发挥券商资管业务在债券投资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给客户提供稳健增值的理财类产品,同时利用多资产和多元策略的优势,开发绝对收益策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和投资者偏好,并积极探索固收+衍生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同时,券商资管业务要理解并落实“两强两严”要求,不断夯实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评估、监测和预警机制,做到看不清管不住的业务不开展,提高对市场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确保业务稳健运营,保证业务合规性。

  据方正证券资管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方正证券资管深耕优势业务,尤其在特色固收业务方面,为客户提供稳健收益特征产品,在投资策略、风险管理以及客户预期需求匹配上,都坚持“稳”字当头,不过度追求超额收益,管理的固收组合基本达到投资目标。

  “金元证券目前正在积极研究设立资管子公司。”田原表示,成立资管子公司是券商资管业务的必经之路,因为这既符合监管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也有利于聚焦主动管理能力,提高专业化、集中化水平。

  田原认为,券商资管应优化业务布局,充分运用自身及股东资源,找准自身发展的差异化定位和方向,在同质化竞争中冲出重围。从金元证券来看,公司一方面充分利用股东首都机场集团资源,推进产融结合;另一方面深耕注册地海南,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的政策条件,打造特色化的跨境资管竞争优势。

  此外,券商还应强化核心能力,着力提升队伍专业性,持续引入适合自身发展的资源型、专业型、管理型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投资研究、市场渠道、内控管理等环节,逐步树立券商资管业务品牌。

  随着市场需求多样化,如何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创新产品设计,也成为当下各家券商思考的关键议题。

  华泰证券资管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新投资需求,FOF产品以其多资产类别、分散化投资的特点,正逐步成为备受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品种。相较单一资产、单一策略的产品,FOF在回撤控制、收益来源、流动性、策略关联性等多个方面具备不同于传统产品的特征,以多元资产、多元策略和多元风格配置为主,兼具不同组合优势,以获取整体投资体验的提升。

  对于业务覆盖面广的券商而言,其固有禀赋和FOF产品天然契合。因券商客户的风险偏好原因,券商对权益和另类资产相对更为熟悉,同时券商拥有大量熟悉客户需求的投顾人员,可以更好地搭建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纽带,促进FOF投研团队的建议触达客户。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华泰资管私募FOF业务整体规模已突破300亿元,较2022年底增长59%,创下该项业务规模历史新高。

【纠错】 【责任编辑:王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