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揚帆,樂見后浪”
本期《揚帆者》
新華社記者張揚帶你走近畫家徐里
感受中西方藝術的融合之美
上世紀八十年代,油畫專業出身的徐里開始思考“油畫中國化”的問題。從雪域高原到河西走廊,從武夷山到黃河第一灣,遼闊山河的許多角落都留下了他追尋美的足跡。他把藝術與生活交織,將西方油畫技法與東方美學神韻相融。
西方油畫與中國文化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畫家如何找到創作的靈感源泉?他又如何看待人類創作與AI生圖?新華社記者張揚對徐里進行了專訪。
Part1: “我一直在尋找中國式的油畫表現形式?!?/strong>
徐里工作室里,擺滿了他在不同階段的作品,從具象到抽象,從國外寫生到中國山水,徐里一直在思考:該如何在油畫的語言語境之下,體現中國文化?
經過多年探索,徐里告訴我們,關鍵就是要堅守一個不變的內核——體現中國精神、中國境界和中國氣派。油畫中承載的是中國元素,通過西方油畫技巧表達的是中國式審美。
Part2:“去體驗、去感受,所以有了爆發式靈感?!?/strong>
對景寫生是徐里的重要創作方式之一。讀研究生時,徐里便經常去西藏、甘肅、青海等地采風寫生。他坦言,感受生活是既痛苦又快樂的。
回憶起自己三進西藏的寫生經歷,徐里難忘藏民的勤勞樸實與高原的壯美景色。這些體驗,都推動了獲獎作品《天長地久》創作時的靈感爆發,也成為他日后提出“油畫中國化”的緣起。
Part3:“藝術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創新創造。”
除了創作,徐里還有著豐富的美術教學經驗。他認為,美育是一個民族富有創新性、創造力的關鍵所在,“教孩子畫畫,第一不能批評,第二不能教他怎么畫”。
而面對人工智能技術向藝術發起的挑戰,徐里直言“不怕AI”,因為它缺乏創作過程中的偶然因素,也沒有畫家的思想情感和追求。
徐里深信,要畫好一幅作品,不僅要“走進去”,還要“走出來”?!白哌M去”,就是走進古今中外、走近名家大師,而“走出來”,就是將時代的特色創造性地體現在作品中。
將創作扎根到生活里
綻放于中西融合的廣闊天地中
在“走進去”與“走出來”之間
藝術探索永無止境
出品人:孫志平 儲學軍 錢彤
監制:樊華
統籌:馬軼群
制片人:張揚
策劃:馬原馳
撰稿:趙世通
導演:李楨宇
編導:麥凌寒
新媒體編導:宋育澤
執行制片:王妍清
記者:張揚 李楨宇 趙世通 馬原馳 麥凌寒 宋育澤 鄢雨然(實習) 陳敏揚(實習) 曾旭東(實習)
動畫:李銳杰
調色:張忠杰
鳴謝:
國家大劇院
新華社張揚工作室制作
新華社音視頻部
新華網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