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 教育是每個家庭關切的事,“雙減”之后,如何讓課后服務更有吸引力,成為不少網友關心的話題,兩會之際,新華網特別節目《兩會青年問答》連線采訪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同時還邀請了一位青年網友快手達人“小一姐姐”參與提問互動,一起來討論教育相關的熱點話題。
以下是采訪實錄:
如何讓課后服務更有吸引力?
主持人:如何讓課后服務更“貼心”?更有吸引力?對此您有什么建議?
周洪宇:課后服務在“雙減”政策出臺之后,有了更快的發展。這些課后服務主要是非學科類的,像文藝體育等方面的。從目前課后服務推出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在學校里面,還是在社會上,這種非學科類的課后服務形式是多樣的,內容是豐富的。
但是在推進過程中,也存在課后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所以我建議可以借助社會力量??梢苑e極探索與少年宮、博物館、科技館、周邊專業場館等的合作,讓多種“課后服務”模式并存。很多培訓機構有豐富的教學資源,藝術類、素質類內容完全可以納入校內“課后服務”。
如何關切教師的關切?
主持人:合理減輕教師負擔,怎樣才算“合理”?又該怎么“減”?對此您有什么建議?
周洪宇:“雙減”政策強調,學校要“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就當下而言,建議切實關切教師的關切。比如依據校情,試行“彈性上下班制”;建議校社合力,探索“延時服務”的多元模式等。
學校的核心工作是教書育人,要根據自身實際,努力做到不搞形式主義,不盲目攀比,關注教育本身。無意義的活動不開展,意義不大的少開展。幫教師做好“減”法,給教師營造一個不浮躁的、安靜的工作環境,這樣教師才有足夠的時間研究教學以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學生減負才能落到實處。
為何要重溫陶行知的理念?
“小一姐姐”:對于學生家長的焦慮,你有什么建議?
周洪宇:從教育學、心理學等角度來看,我們的教育適當的增加一些文體類的內容,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學校的學科課程,也可以通過這些活動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非學科類的學習內容增加之后,也會反過來促使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在做生活實踐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把陶行知的思想理念運用在今天的教育改革當中。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他倡導即知即行,鼓勵學生到社會中、生活中學習。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學科知識,也掌握了生活、文體知識,所以學生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策劃:錢彤 周紅軍
監制:朱永磊 邱小敏
統籌:商亮
執行策劃:李由
主持人:關心
記者:袁晗 劉廈
剪 輯:劉廈
海報設計:程媛媛
實習生:張譯丹 張博識
新華網新聞中心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