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南博鰲3月31日電? 題:共享合作機遇 共迎美好前景——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匯聚攜手前行正能量
新華社記者
海闊風清,椰林蔥郁。3月31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圓滿收官。
當今世界,變亂交織,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成為常態,人們迫切希望能有更多更強大的確定性力量,來推動世界朝著美好的未來前進。
4天會期,深入的交流和豐富的活動,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名代表線下參會……熱烈坦誠的思想激蕩中,團結合作發展的共識在凝聚,攜手共克時艱的力量在積蓄。中國博鰲,再一次向世界傳遞強勁的信心和希望。
3月3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開幕式在海南博鰲舉行。新華社記者 呂帥 攝
凝聚發展共識: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
3月28日下午2點,博鰲國際會議中心一層東嶼宴會廳,年會第一場分論壇開始前半小時,入口處便排起了長隊。開場前15分鐘,會場內已座無虛席。
時隔3年,與會嘉賓再次以線下方式相聚博鰲,聚焦發展與普惠、治理與安全、區域與全球、當下與未來四大板塊議題深入交流,探討亞洲和全球發展大計。
“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的年會主題,反映了國際社會求和平、謀合作、促發展的心聲。
博鰲聲音,世界矚目。201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五次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闡釋中國發展之道,回答時代之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亞洲和世界更美好未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在此背景下,這次年會意義特殊、備受關注。
3月31日拍攝的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本次年會取得了重要積極成果,深入分析了當今世界面臨的主要問題所在,增進了國際社會團結合作的共識,提出了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和可持續發展的建議主張?!辈梺喼拚搲貢L李保東在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說。
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在團結合作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應該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自2013年以來,在博鰲的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多次深刻闡釋這一理念。
從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再到全球文明倡議,習近平主席提出系列倡議,不斷豐富和拓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內涵和實踐路徑,為推動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貢獻力量。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在今年年會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聲音,在國際社會激起廣泛回響、引發強烈共鳴。
“地緣政治對立、意識形態沖突、地緣經濟碎片化只會浪費寶貴的時間精力,團結應對長期而共同的挑戰才是克服不確定性的正確選擇。”論壇上,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呼吁,放棄對立與對抗,通過團結與合作應對全球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
與會各方一致認為,本屆年會為應對當今世界的不確定性提供了重要指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各國合作應對共同挑戰指明了正確方向。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在開放包容中完善全球治理——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化遭遇“逆流”。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探尋確定性,需要在開放包容中同舟共濟,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全球性問題不能通過單邊方式解決,應對全球性挑戰應當依靠強大、透明和基于規則的多邊體系。為解決當前的問題和推動未來發展,各國要積極把握機會,加強對話合作。
3月3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舉行“知識產權在數字經濟和全虛擬世界中的前景”分論壇。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長期貿易碎片化會造成全球GDP高達7%的損失。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建議,通過合作來降低碎片化的代價,建立快速有效的全球機制來幫助脆弱國家建設債務處理方案,消除全球不確定性的突出來源。
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旗幟,攜手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博鰲亞洲論壇發出的團結合作之聲,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
提振發展信心:以務實行動推動世界經濟復蘇
3月29日下午,“通脹、滯脹與加息:鋼絲上的舞蹈”分論壇座無虛席,形象的標題反襯出當今全球經濟面臨的巨大挑戰:控制通脹與促進經濟復蘇,該如何尋找新的平衡?
3月29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舉行“通脹、滯脹與加息:鋼絲上的舞蹈”分論壇。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與會代表分享了他們對當前全球經濟金融變局的最新理解,大家一致呼吁,在抗擊通脹的同時,需要重視金融穩定性問題,貨幣政策需要與宏觀調控相互協調,做好多部門協調施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寧吉喆說:“要按照全球化的規律,把需求政策、供給政策、貿易政策結合起來,才能做到在‘鋼絲上跳舞’?!?/p>
越是面臨挑戰,越是要加強開放合作,形成推動經濟穩健復蘇的強大合力。
面對世紀疫情、地緣政治沖突等多重因素沖擊,維護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的穩定安全,成為各國政府和企業的共同關切。
今年年會首場分論壇議題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凸顯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貝哲民說,區域化是當下產業鏈供應鏈布局的重要趨勢?!皡^域化合作成為一切的基石,全球貿易體系越來越看好區域級別的制造中樞。”
對此,亞太地區被寄予厚望。新開發銀行副行長、首席風險官阿尼爾·基肖拉說,亞太地區作為世界制造中心,將在拉動全球經濟增長、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越是面臨挑戰,越要深化區域一體化,推動亞洲共贏合作邁出新步伐。
當前,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正式啟動,意味著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提升。
3月29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舉行“亞洲區域合作:新機遇,新挑戰”分論壇。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在“亞洲區域合作:新機遇,新挑戰”分論壇上,東盟秘書長高金洪說:“我們需要推崇包容原則,這也是整個亞太地區發展的一個主題。要不斷促進彼此的團結與合作,有更多的包容和良性的競爭,希望能夠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
年會期間,海南發布深化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合作的十六條措施,旨在進一步發揮海南自貿港政策與RCEP協定的疊加效應,繼續釋放RCEP協定紅利。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表示,進入2023年,亞洲區域合作面臨諸多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中國經濟的快速復蘇和中國式現代化的穩步推進,將為亞洲區域經濟的增長提供更加強勁的新動能。
亞洲好世界才能更好?!皝喼迣⒊蔀槿蛳M增長重心,帶動全球供應鏈、價值鏈調整。各國要順應趨勢,加強合作發掘發展機遇。”巴基斯坦規劃、發展與特別項目部長阿赫?!ひ量税蜖栒f。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復蘇向好和持續穩定發展成為論壇上各方矚目的焦點。
新冠疫情三年來,中國經濟以平均4.5%的增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今年以來,隨著疫情防控平穩轉段,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
“面對逆境,中國仍然以如此有活力的變化和不斷地創造來實現發展。我們相信,中國仍是全球經濟主要增長動力、最大貢獻國。”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的一席話,道出眾多與會者的共同心聲。
共享發展機遇:不斷續寫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共享新機遇 創建新可能”——論壇會址百余米外,三亞創新發展主題展吸引眾多嘉賓參觀,向世界展現海南自貿港擁抱未來的無限可能。
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中,探尋新機遇、開拓新空間,正是年會上從政府官員到海內外企業最關注的話題。
當前,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機遇,成為推動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
3月3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舉行“下一代互聯網”分論壇。新華社記者 呂帥 攝
3月31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舉行“人工智能賦能美好生活”分論壇。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本次年會上,“推進數字經濟”“下一代互聯網”“人工智能賦能美好生活”等分論壇幾乎場場爆滿,有不少人甚至擠在會場后排站著傾聽。
“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畢馬威中國副主席劉建剛表示,隨著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數字化轉型已然成為推動中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新動能。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氣候變化這個人類的共同關切成為最“熱”的話題之一。據統計,年會上涉及綠色發展相關議題的分論壇至少有7場。
科特迪瓦總理阿希說,在氣候問題上,中國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比如大力建設生態文明、發展可再生能源等,都讓我們深受啟發。
3月29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舉行“清潔能源的未來”分論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與會嘉賓共識明確——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發展將帶來經濟增長新空間,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能。
在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看來,應對氣候變化是國際合作的最大領域之一,各國要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需要承擔更多責任,尤其需要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
機遇無限,開放為鑰。
面對不確定的世界,唯有在開放中共享機遇,在合作中應對挑戰,方能筑牢全球發展的信心之源,不斷續寫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中國將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3月26日,習近平主席向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致賀信,向世界宣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作為博鰲亞洲論壇東道國,開放的中國再次向全世界發出邀約——
2023年金秋時節,第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舉行,又一件“亞洲大事”凝聚亞洲力量。
在世界經濟寒潮下,中國始終向世界敞開懷抱,共享機遇,共創未來。
“風從海上來”——從博鰲小鎮出發,浩瀚南海,一座座燈塔指引來往船只航向。走過20多載的博鰲亞洲論壇回響著更清晰的時代強音:團結合作、開放包容,人類社會將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記者魏玉坤、黃玥、高敬、吳茂輝、彭韻佳)
視頻記者:徐寧、周旋、王軍鋒、郭良川、洪靚、殷家捷、李亞光、李小卉、黎多江(攝像)
海報設計:張鐘仁
統籌:何雨欣、周詠緡